名足球评论员李承鹏日前推出的小说《李可乐抗拆记》,被称为中国第一部以“暴力拆迁”和“抗拆迁”为主题的文学作品,书中各种拆迁和抗拆迁的手段令人目不暇接。李承鹏在本文中很“可乐”地谈到他对于当下现实与文学关系的看法。本期b3百家版也有相关文章,敬请关注。
这个时代的“拆迁”
河南平民女子李莉阻拦暴力拆迁被碾于轮下死亡,果然被正阳县政府定性为“自己不慎滑入挖掘机下死亡”。这里,太多意料之中的死亡,更多死于意外的结论。一如钱云会横穿马路当负次要责任。因此,不是情何以堪,是死何以堪。
那个说“弄死一个我负责弄死两个我还负责,弄死七八个看他们还敢不敢抗拆迁”的人,也不是水务局的张副局长了,是“二级机构一名同志”,但这位同志永远是找不到的。他们掩埋证据的速度,超过制造死亡的力度。还有一名同志在质疑平阳那妇女:抗拆迁就抗拆迁,为何要跑到沟下面去阻拦,为何不站在岸上。我忽然想到皇帝曾说过:老百姓没饭吃?咦,他们为什么不吃肉?
少些书房的研究,多些基层的走动,你会知道老百姓们确实开始吃肉,自己的肉。这件事情渐渐成为知识分子们调查真相的方法之争,一方说常识即真相,一方说拿出客观证据。这正是官家希望看到的乱战,真相于乱战中消失。我内心的想法是:有人死后,如果向平民要证据,要警察来干什么。在司法现状下,官太强,民太弱,官强民弱的情况下有证据都会被销毁,如强的还要让弱的拿出证据,等于永无证据。其实最直接的证据是死者的身体,他(她)就在那里,你看得见的。大家都喝自来水长大的,谁也别装纯净。如绕开基本事实纠缠于一些叽叽歪歪的细节,你将永远真相。前天一山东报社的记者在我微博后面留言:世上本有真相,调查的人多了,也就没有了真相。
我的小说与“拆迁”
不谈真相,谈文学,我所有的文学观来源于对生活真相的肤浅认知。在我的小说《李可乐抗拆记》首发式暨名家论坛(北大内部文学论坛)上,来了洪晃、郑渊洁、高晓松、麦家和王克勤。论题是“在当下,需要什么样的文学”。感谢麦家说当下需要纯文学,更需要李承鹏这样描写现实的文学。可是我拒绝主办方类比的什么海明威、巴尔扎克……那太搞了,我说这简直是一个讽刺。感谢洪晃坚决同意这是一个讽刺,这证明我们俩都是喝自来水长大的。
中国小说之所以越来越少人看,不是读者没品位,而是因为作家不是写帝王将相就是风花雪月,人们生活得够穿越了,因此也别来什么穿越。我对文学唯一的标准就是:说人话。作家应知道人民生活有多苦,在苦面前又多无力,那是每个月50%的收入拿去支付按揭,剩下的50%让自己和家人能以碳水化合物形态活下去以挣到继续被按揭的钱,再被按揭……就是这样一个状况。所以前段时间我退出了CCTV2生活大调查,因为我不想按照他们要求的台本来向群众宣布:现在某城有超过87%的人民很幸福。我没那么喜欢代表别人,代表他们活得很幸福,我可以不说真话,但绝不去说假话。
就是这样一个状况。最终逼迫我喜欢安心写作,只有这个,某种程度上是我自己能支配的,虽只是某种程度,《李可乐抗拆记》前年8月就开始写了,去年8月又继续写,12月12日完工……现在才出来的原因,大家懂的。但我已非常感激。
文艺是个屁
我两眼无光,却喜欢光明,所以在这本书安排了一个光明的结局:这条街的人们都得偿所愿,利益各方向群众妥协。因为我全部写作的目的,是希望所有老百姓过上好日子。这肯定会被一些喜欢晦涩结尾的文学评论家批评,没办法,我只能这样让老百姓高兴一下了。
在此感谢洪晃女士说的:不要只以为看到一片绿茶叶在玻璃杯里慢慢漂下,才是文艺。我想,我平时杂文的批评,我的小说,其实是想让人看到后还有希望的。文学究其实质是一个谎言,我让它是善意的谎言。我还觉得,文艺是个屁,放出来真给力。这句话让北大学生笑了,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接触一下屁一样的文艺,我们彼此之间知道这在说什么,没有大爱无疆,却有一屁天下……
江西省良美实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南昌市洪都水大道299号高能金城名都14栋2601室,是一家专业出售火车头配件,收购火车头,出售收购火车头配件,南昌工厂拆迁,南昌房屋拆迁,余土运输,南昌余土运输,厂房积压设备,南昌厂房积压设备,厂房积压物资,南昌厂房积压物资,回收废旧钢材,南昌回收废旧钢材,回收各类金属。
本文转载
江西省良美实业有限公司 www.jxliangmei.com
出售火车头配件,收购火车头,出售收购火车头配件,南昌工厂拆迁,南昌房屋拆迁,余土运输,南昌余土运输,
厂房积压设备,南昌厂房积压设备,厂房积压物资, 南昌厂房积压物资,回收废旧钢材,南昌回收废旧钢材,回收各类金属。